
飞天茅台市场价涨至3000+,仍然是供不应求。
重金之下,必有勇夫。
抢茅台,便毫无例外地成为了一种产业链。
【二】
为人民解决需求,便是生意人的责任。
一瓶茅台酒的官方售价1499,市场价3000+。
这便意味着如果能拿到官方价,转手便能有上千元的利润。
所以不少机灵的人,便紧盯着任何一个发售的平台。
比如,在京东上,购买资格需要预约。
可以预约就意味着可以操控。
买靠前名额
多账号矩阵操作
高价回收抢购成功酒
这是黄牛档们,会想的办法。
我们都知道一个规律:
淘金者不一定赚钱,为淘金者提供服务者一定赚钱。
前者发财是概率事件,后者赚钱是用户刚需。
互联网上有一批人,就在默默地努力为”抢茅台”者提供服务。
他们开发出”抢茅台软件”,然后大肆传播售卖。
价格也不贵,500元服务费,抢到了再给钱。
听起来似乎还是很良心的,但我建议还是多留点心眼。
因为,搞不好,这也是骗局。
【三】
资本的羊毛并不好薅。
我虽然没怎么做电商,但多少也知道电商是有风控的。
平台肯定对用户的IP、账号、地理位置有监测,一旦发现异常订单,肯定是要对规则进行修改升级。
去年沸沸扬扬的”拼多多200亿漏洞”,便是最好的例子。
从我们互联网产品的角度来说,在一个活动策划阶段会经过反复的调研、测试、反馈、修复、升级的循环,出现所谓的大漏洞的几率会很小。
而电商平台对于名额预售这类营销,更是玩得炉火纯青。
通常决定你名额的并不是手速,而是消费记录。
站在平台的角度,你更希望以下的谁获得资格呢?
A.刚注册不到一个月的新号,活跃度很低。
B.注册一年的正常用户,消费频率1-2月/次。
C.注册三年的老用户,每月都会消费,开通了白条(花呗)等业务。
答案很明显:
C是最佳人选,B是备选方案,A是意外收获。
如果你不是专业折腾茅台生意的话,那么我建议”抢茅台”还是佛系点好。
定个闹钟人工抢即可。
是你的,不用软件也能抢到。
不是你的,即使你用了软件,也不一定抢得到。